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动态

【基层创新】以学生校园观察团为载体,创新高校监督新机制

文/jw        访问量:421   发布时间:2017-03-28


编者按为持续深入推进我校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创建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全校各单位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创新性实践活动,其中涌现出了一批特色做法和创新亮点,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现本期将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在廉洁文化创建活动中的典型经验予以转载,供各单位学习、思考、借鉴。欢迎各单位将廉洁文化创新性实践活动经验总结报送。

以学生校园观察团为载体,创新高校监督新机制

高校大学生既是学校监督监察工作的受益者,也是推动监督监察工作更为有力、有效的重要力量。为构建多元化监督格局,学生工作部积极与校纪检部门沟通联系,组建了“学生校园观察团”,创新性地搭建了学生近距离监督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安全稳定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平台。观察团自成立以来,先后参与活动观察50余次,组织各类交流会10余场,形成监督监察报告50余份,在微信公众号中推送监督监察消息50余条,累积受众近万人次,有效促进了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同时又将廉洁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渗透和深入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去,帮助学生养成了廉洁品质素养和行为作风。依托学生校园观察团,有效实现了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三个创新转变:

从“廉洁知识学习”到“廉洁行动实践”,打造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党风廉政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高校也将大学生廉洁教育纳入到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但目前的廉洁教育多数仍是采用集中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灌输式方式进行,注重的是廉洁知识的传授,往往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纳程度。由于学生对廉洁知识缺乏内心的认同,其教育效果往往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

学生校园观察团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教育模式,秉承“你关注的,就是我们将要去观察的;你关心的,就是我们将要去了解的”的理念,观察团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积极协助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和监督监察工作的开展。大事小事校园事,学生校园观察团通过关心校园大小事务,将枯燥的理论性廉洁知识变成了生动的实践体验。

事实证明,以学生校园观察团为载体进行的这种体验式的廉洁教育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廉洁文化建设的兴趣和热情,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监督监察工作的主人翁意识,其教育效果要远优于刻板、严肃的说教,能够大大提升廉洁教育和监督监察工作的实效性。

从“结果监督”到“过程监督”,开辟大学生有效参与学校监督监察工作的新路径

受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学生在校园里往往扮演的都是接受者的角色,不仅仅在知识的学习上是接受者,在面临与自己相关的学习、生活、发展等事务时,学生也常常只能做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校园观察团一改传统的被动接受模式,从学生的利益出发,搜集学生意见和观点,代表广大学生为自己发声、为自己做主。他们主动出击,深入到诸如与学生相关的招标采购、校区教学、宿舍场地布局分配、重大学生活动筹备、评优评奖、研究生推免、家庭经济困难资格认定等各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工作中去。通过制定年度观察计划,主动或应邀参与校、院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工作的政策制定、过程观察和结果监督。

学生校园观察团对校园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主动出击开辟了学生参与廉洁文化建设和监督监察工作的新路径,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在教学教育管理等工作中的监督职能,确保了各种关乎学生利益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

从“批评型监督”到“建设型监督”,引领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建设的新风尚

受限于传统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学生对学校建设缺少足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学生面向学校的发声往往局限于针对结果的意见和批判,缺少对过程有建设性的建议。

学生校园观察团搭建了学校职能部门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学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廉洁治校的监督权力。以学生奖助工作为例,观察团主动在学生中搜集关注的奖助热点,组织举办奖助热点观察报告会,将收集到的同学们的建议进行系统整理,并及时传达给学校、学院,督促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根据学生的诉求调整工作模式、修正相关制度、完善评选流程,充分提升了学生参与校园建设的有效性,确保各种涉及学生利益的教育教学管理环节的公开透明。学生校园观察团在学校民主管理和廉洁治校中的有益实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增强了学校对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和廉洁治理的信心。从批判性的意见到建设性的建议,学校职能部门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正引领着校园民主管理和廉洁治校的新风尚。 

                                                                                                              (来源:学生工作部)